一网搜 搜索:
您所在位置:首页>图片要闻

生态公路让临江蝶变高飞

    临江市人民政府    信息来源:临江市人民政府发布时间:2016-02-24责任编辑:   收藏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临江市公路管理段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今年为“旅游发展年”的目标,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积极打造生态公路,助推临江“一带双环”主要景点建设,生态公路让临江实现蝶变高飞。2014年临江被评为“中国最美县城”;2015年荣获“中国最美文化生态旅游名城”。

  一、目标决定方向

  临江市提出2015年完善“一带双环”旅游规划,推进主要景点基础设施和绿美化景观建设,提高旅游服务接待综合能力。全年力争接待旅客66万人次,增长20%以上。旅游总收入突破3亿元,增长25%以上。“一带双环”,即建设沿鸭绿江自然风光、异国风情、历史文化、休闲乡村等为主的旅游观光带;两环即西部环线和东部环线。西部环线建设以自然人文景观、温泉养生、影视基地为主线旅游线路;东部环线以自然景观、木把文化、特色观光农业、特色村落等为主题的旅游线路。

  临江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一带双环”目标,是依托世界顶级生态资源优势,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构建绿色生态屏障的需要,是转型发展之要,富民强市之基,是全面构建“环山、沿江、跨国”的旅游产业格局,推进旅游文化产业大发展快发展的需要。“一带双环”战略的提出给临江市公路管理工作提出新的要求,指明了建设生态公路的方向。今年以来,临江市公路管理段以打造“生态公路,服务公众”为目标,投入资金320万元,进行路肩硬化、边沟整治、完善标志、环境绿美化等,重建和完善自然景点24处,建设雕塑景观1组,亭廊组合1组,种植花卉60平方米。他们还采取“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办法,对部分护坡、河滩和裸露山体进行整理,换填土方5000多立方米,栽树苗3000多棵,打造了一条集地方特色、地域风情为一体的生态公路。

  二、细节决定成效

  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修路,要对得起青山绿水,临江公路人在建生态公路上煞费苦心。丹阿公路临江至苇沙河段是一条27公里的旅游线路,临江公路人精心设计、精心施工,投资300余万元,今年栽植灌木449748株,有红叶杏篱、金叶榆篱、珍珠菊篱等品种,新增了墙体文化,即美化了公路,又强化了公路文化的宣传。临江至白山公路有3处裸露山体,临江公路人采取在山上用钢钎打坑换土的办法,栽植树种槐25000株,沙棘1.5万株。有一处煤场废弃地倾倒废渣后不生长植物,他们换客土达1米深,7000平方米,在废弃地上植树2000棵。在沈长线有一处拌和站遗址,进行回填后建成交通林3000棵。松岭隧道边积石多形成阶梯状,影响路容路貌,他们填土30公分,栽树形成景观带。山水与公路交融,自然与人交辉映。驱车沿着崭新的标志标线,公路两侧的乔、灌、花、草布置有序,高低错落,层次分明而又融为一体,似一道多姿多彩的景观长廊,融入到沿线的奇山秀水中。

  在我们的中国梦里,“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是不可缺的背景,为此,临江公路人始终把生态公路作为基本途径。临江市公路管理段根据临江市公路临崖路段不同线型和多依山傍水修路、线路等级不高的实际,为保障公路通行安全,保证人民群众财产安全,他们以“清除隐患、珍惜生命”为宗旨,对沿线影响行车安全的急弯、陡坡、连续下坡、临江、事故易发等路段开展集中治理,因地制宜地实施安保工程,提高了公路安全防护能力,降低了交通事故发生率。

  三、行为决定形象

  临江市公路管理段以作负责任行业为已任,一班人想事干事,主动作为,围绕临江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带双环”的目标,做好公路管养工作。国道丹阿公路临江至苇沙河段157公里至184公里地处长白山下、鸭绿江畔,是环鸭绿江旅游带的一条重要旅游公路。临江市公路段在公路旁建设望江亭、观景台、生态园区、金银峡、苇沙河服务区,增强了公路的服务功能。长白山区的山路多、临江临崖段由于地质条件脆弱,一年四季公路上塌方、落石不断,特别是春融季节和汛期,山体滑坡和大面积塌方更是给公路带来严重危害。临江市公路段以“一切为了行车人,一切为了行路人”为行业宗旨,千方百计保障公路畅通。去年4月13日,二桓线白马浪段公路k138至k139、k143至k147、k149至k159多发生大面积塌方,公路段组织养护公司进行抢险保通。公司出动铲车1台、汽车1台、养路工20余人,清理塌方2425立方米,在最短时间内清理完塌方,保障了公路畅通。

  大路,助推“一带双环”。花开,蝶自会来!生态公路给临江经济发展带来了“蝴蝶效应”。众多乡镇因路而富,产业因路而兴。一些旅游景点随着公路通行状况的改善,吸引了众多的游客,推动了“一带双环”的发展。

 

初审:    复审:    终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