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临江市决算
市八届人大常委会
第二十五次会议材料之三
临江市人民政府
关于2014年临江市财政决算的报告
——2015年10月15日在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25次会议上
临江市财政局局长 于宗琦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2014年我市财政决算已经省财政审核通过,受市政府的委托,向本次会议报告2014年财政决算情况,请予审议。
一、2014年财政收支决算情况
(一)预算收入决算。
地方级财政收入方面: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60,178万元,完成预算的95.8%,同比增收2,008万元,增长3.5%。其中:国税部门组织收入3,148万元,同比减收159万元,降低4.8%;地税部门组织收入35,279万元,同比减收705万元,降低2.0%;财政部门组织非税收入25,751万元,同比增收2,872万元,增长15.2%。
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方面: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72,872万元,完成预算的97.0%,比上年同期增收2,718万元,增长3.9%。其中:国税部门组织收入11,651万元,同比减收1,347万元,降低10.4%;地税部门组织收入39,470万元,同比增收1,193万元,增长3.1%;财政部门组织非税收入21,751万元,完成调整计划的,同比增收2,872万元,增长15.2%。
基金收入方面: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816万元,同比减收735万元,降低28.8%。主要是育林基金收入完成71万元,同比减收83万元,降低53.9%,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完成872万元,同比减收273万元,降低23.8%, 城市基础设施配套收入完成78万元,同比减收254万元,降低76.5%。
(二)预算支出决算。
一般预算支出方面:一般预算财政支出完成210,583万元,完成预算的100.3%,同比增支6,642万元,增长3.3%。
基金预算支出方面:基金预算财政支出13,054万元,同比减支3,799万元,降低22.5%,主要是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089万元,同比减支1,940万元,增长49.5%;农林水事务支出2,907万元,同比减支1,940万元,降低40%。
(三)2014年预算收支平衡情况。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总计为222,255万元,其中地方级收入60178万元,国家和省级补助收入155,878万元(返还性收入、转移支付和专项资金),地方政府债券借款456万元,上年结余3143万元,调入资金2,600万元(从基金预算调入偿还政府债券本金);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总计222,255万元,其中当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10,583万元,上解支出4,754万元,债务还本支出4,253万元,提取防洪基金165万元,结转下年专项支出2,500万元。
基金预算收入总计为22,202万元,其中当年收入1,816万元,国家和省级补助收入8,494万元,上年结余11,727万元,调入资金165万元;基金预算支出总计22,202万元,其中当年支出13,054万元,上解支出1,329万元,调出资金930万元,结转下年支出6,889万元。
(四)向下级财政转移支付情况。
2013年,拨付乡(镇)的财政性转移支付8381万元,其中:用于乡镇财政供养人员工资2425万元,用于乡镇政府机构的正常运转经费498万元,用于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616万元,用于农村抚恤救济补助资金855万元,用于乡镇基础设施建设2062万元,用于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1925万元。拨付的财政资金,有力地支持了乡镇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
(五)政府债务情况。
截止2014年底债务余额106,722.03万元。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102,679.87万元,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594万元,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3,448.16万元。一般债务余额72,703.63万元,专项债务余额34,018.40万元。
2014年新借债务18878万元:清泉水库6000万元、民政殡仪馆3000万元、市一中新址建设3500万元、大湖棚户区专项债务6378万元。
二、2014年的财政主要工作情况
(一)全力组织收入,积极化解财政收支矛盾。
2014年,我市工业经济受到国内外经济下行影响,虽然总体运行态势相对平稳,但主要工业产品如煤炭、铁矿石、生铁等的价格出现了下降,导致税收收入增长乏力,稳增长的压力巨大。从重点行业和重点税源企业看,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制造业增幅较大,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房地产业大幅下降。同时,财政刚性支出的激增:民生支出进一步加大;政府债务进入还款高峰期;省财政清理压缩借款。上述原因导致收支矛盾十分突出,财政资金调度异常困难,保障能力面临严峻考验。
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我市财税部门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实现了应收尽收。具体措施有:一是按季逐月分解落实全年收入任务,依法征收,确保均衡缴库;二是进一步加强收入调度和预测,做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税源监控,确保重点税源对财政收入的支撑作用;三是盘活存量资金,解决部分历年挂账,减轻财政还款压力;四是整合省专项资金,弥补地方可用财力不足,加大资金可调度空间;五是厉行节约,压缩公用经费预算。对“三公”经费在上年基础上进行核减,预算追加严格按照“两上两下”的原则进行审批,加大对项目资金和一般性资金的审核力度,从严控制项目的设立。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落实好中央八项规定,切实压缩和降低行政运行成本。
(二)优化支出结构,切实加大民生投入力度。
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积极筹措资金,保证民生等重点支出项目。拨付3,725万元,用于嘉合康宁、天元催化剂、金豹木业、宝健木业、东锋镁业、远通矿业、明盛硅藻土、盼盼硅藻土相关企业科技创新、稳增长补贴、技术改造等项目;拨付14,518万元,用于保障性住房安居工程、暖房子工程、廉租房、工矿棚户区等项目;拨付14,734万元,用于市一中新址建设项目;拨付2,773万元,用于城市绿化和城区道路改造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市容环境卫生治理及小区绿化;拨付389万元,用于供水公司2万吨供水工程、城市二次供水改造及净水厂运行;拨付7,179万元,用于界河护岸、中小河流治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农村小水电建设、病险水库加固;拨付3,488万元,用于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补助;拨付11,906万元,用于国防公路、下临线、农村公路桥梁建设;拨付1,804万元,用于兴边富民、扶贫项目支出;拨付1,816万元,用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拨付6,027万元,用于城镇和农村低保补助;拨付22,647万元,用于基本养老保险企业退休人员工资及城镇居民养老;拨付1,187万元,用于近1.5万户种粮农民的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拨付2,213万元,用于移民后期扶持发展;拨付1,793万元,用于就业服务支出;拨付600万元,用于公立医院改革;拨付320万元,用于妇幼保健机构建设;拨付944万元,用于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拨付4,415万元,用于地质灾害防治、农村土地整治及基本农田建设。
(三)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全力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面对发展、改革、民生保障等诸多支出任务,为缓解财力和资金“双缺”压力,积极向中央、省争取各项资金。一是认真解读中央和省财政政策,采取部门联动、信息沟通、共同争取的方式,经努力,一般性转移支付在上年基础上有了较大幅度增加,提高了财政保障能力;二是积极谋划项目,做好项目储备,适时组织申报;三是落实部门争取资金绩效考核指标,激励各部门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全年争取资金20.1亿元。市财政科学调度资金,加快资金拨付进度,确保各项目及早开工建设,促进经济稳定增长。与此同时,落实小微企业财税扶持政策,积极对月销售额不超过3万元的小微企业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按时对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实行“营改增”优惠政策。
(四)深化预算改革,不断提升财政管理水平。
进一步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本着“重预算、严追加”的原则,细化预算编制,提高预算编制的全面性,增强预算约束力,提高预算执行到位率。一是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行零余额账户管理,共有182个预算单位完成集中支付系统上线运行,财政性资金国库集中支付达到91%。大力推进公务卡改革,办理公务卡1,113张,出台了《临江市预算单位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二是加强财政内部审核管理。认真开展权力入笼,创新机制,严格执行《财政预算资金审核拨付程序》,有效束缚了资金拨付权力;三是进一步强化对项目预算和资金拨付前的财政投资评审,不断扩大评审范围,努力节约财政资金。现完成了全市94个工程项目的评审工作,评审金额共计为7,199万元,核审额为6,725万元,审减额为474万元;四是严肃政府采购纪律。严格按政府采购价格拨付资金,现完成政府采购资金预计4,156万元,节约资金229万元,节约率5.5%,对公务用车的采购审批严格按规定办理;五是加强监督检查。对全市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专项资金及“三公”经费进行了监督检查。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加强财政预算管理,对于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我们将在市委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按照市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确定的预算任务,凝心聚力、开拓创新、接续奋斗,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用实际行动贯彻好、落实好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努力为建设美丽临江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