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临江市财政决算的报告
市八届人大常委会
第34次会议材料之四
临江市人民政府
关于2015年临江市财政决算的报告
——2016年10月14日在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34次会议上
临江市财政局局长 徐熙友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2015年我市财政决算已经省财政审核通过,受市政府的委托,向本次会议报告2015年财政决算情况,请予审议。
一、2015年财政收支决算情况
(一)预算收入决算
地方级财政收入方面: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62,333万元,完成预算的98.2%,同比增收2,115万元,增长3.6%。其中:国税部门组织收入3,619万元,同比增收471万元,增长15%;地税部门组织收入40,304万元,同比增收5,025万元,增长14.2%;财政部门组织非税收入18,410万元,同比减收3,341万元,下降15.4%。
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方面: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73,859万元,完成预算的98.0%,比上年同期增收987万元,增长1.4%。其中:国税部门组织收入12,099万元,同比增收448万元,增长3.8%;地税部门组织收入43,350万元,同比增收3,880万元,增长9.8%;财政部门组织非税收入18,988万元,同比减收3,341万元,下降15.4%。
基金收入方面:基金预算收入完成2,115万元,同比增收299万元,增长16.5%。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完成1,904万元,同比增收1032万元,增长118.3%。主要是因为部分基金项目纳入公共预算,基金预算规模应逐渐减小。
(二)预算支出决算
一般预算支出方面:一般预算财政支出完成252,638万元,完成预算的116.5%,同比增支42,055万元,增长20%。
基金预算支出方面:基金预算财政支出10174万元,同比减支2880万元,降低22.1%,主要是农林水事务支出117万元,同比减支2790万元。
(三)2015年预算收支平衡情况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总计为261,635万元,其中地方级收入62,333万元,国家和省级补助收入174,410万元(返还性收入、转移支付和专项资金),债务转贷收入4,816万元,上年结余2,500万元,调入资金17,576万元(从基金预算、盘活存量资金调入);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总计261,635万元,其中当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52,638万元,上解支出4848万元,债务还本支出2,400万元,结转下年专项支出1,749万元。
基金预算收入总计17,485万元,其中当年收入2,115万元,国家和省级补助收入6,381万元,债务转贷收入2,100万元,上年结余6,889万元;基金预算支出总计17485万元,其中当年支出10,174万元,债务还本支出2100万元,上解支出11万元,调出资金1,910万元,结转下年支出3,290万元。
(四)向下级财政转移支付情况
2015年,拨付乡(镇)财政性转移支付11,191万元,其中:用于乡镇财政供养人员工资3,450万元,用于乡镇政府机构正常运转经费171万元,用于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616万元,用于农村抚恤救济补助资金2,153万元,用于乡镇基础设施建设 3,375万元,用于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1,426万元。拨付的财政资金,有力地支持了乡镇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
(五)政府债务情况
截至2015年末,临江市政府债务余额93,280.5万元(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89,528.47万元、负有担保责任的395万元、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3,357.03万元)。较2014年末减少13,441.53万元。
二、2015年的主要工作情况
促进经济发展,做大做强财政规模。 一是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和国家税收政策变化,认真分析影响我市收入的各种不利因素,充分发挥财政杠杆作用,保证财政收入平稳增长。二是继续加强收入态势跟踪。与税务部门建立月会联系制度,每月针对收入情况进行座谈、分析,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收入征管,确保税收应征尽征,不征过头税。三是严格非税收入管理。建立和完善非税征缴系统网络平台,简化征收环节,实现“银行代收代缴,资金直达财政”,抓大控小,积极挖掘非税收入潜力。四是拓宽融资渠道,加快创新融资模式。根据财政部的总体部署,结合我市市情,对适用市场化运作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领域项目,探索采取创新融资模式,并在引入社会资本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五是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加快大旅游、大健康和硅藻土新型功能材料等产业发展,形成以产业集群为支撑的特色园区,实现转型发展新突破。
优化支出结构,重点保证民生支出。2015年,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积极筹措资金,合理安排、调度资金使用,统筹做好各项民生保障工作。加大民生投入,确保市委市政府承诺的民生实事全部兑现。全市公共预算支出252,638万元,增长20%。其中,医疗卫生支出21,956万元,比上年增加7,445万元,增长51.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6,445万元,比上年增加 8,587万元,增长22.7%;城乡社区支出15,14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347万元,增长40.3%;教育支出33,315万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农林水支出达到54,002万元,比上年增加20,379万元,增长60.6%。各类重点支出的执行到位率和资金使用效益显著提高,有效促进了我市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加强科学管理,扎实推进财政改革。一是深化部门预算改革,进一步提高了预算编制的科学化和精细化。逐步完善了财政供养人员信息库,完善定员定额管理,充分利用人员数据、决算数据、工资发放数据等基础信息,不断规范预算编制、提高预算科学性、增强预算透明度。二是加快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已将全市所有预算单位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管理。加强了市本级预算单位公务性支出管理,进一步规范单位支付行为,确保资金安全。扎实推进“动态监控”、“非税收缴管理系统平台”、“财政票据电子化管理”等系统建设。三是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改革,规范采购行为、完善采购制度,大力推进政府采购的电子信息化平台建设,强化采购监管,提高采购效率。四是加大财政投资评审力度,完成85个工程项目评审任务,送审额为8,779万元,核审额为8,040万元,审减额为739万元,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盘活存量资金工作。2015年,共盘活存量资金29,711万元,其中:盘活国库存量资金4,080万元,盘活部门单位存量资金1,774万元,盘活各专户存量资金23,857万元。有效的缓解了财政资金调度的压力,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预决算公开工作。2015年财政公共预算及部门预算、2014年决算及部门决算已于2015年10月前全部公开,部门预算单位76家,部门决算单位122家,公开率达100%。并且扎实开展信息公开监督检查工作,对各部门的信息公开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扎实推进财政预决算信息公开工作。预决算公开工作的顺利推进,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实现了“两规范、两方便”:规范了财政收支行为,规范了预算部门收支行为,方便了财政监督,方便了社会监管。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加强财政预算管理,对于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我们将在市委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按照市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确定的预算任务,凝心聚力、开拓创新、接续奋斗,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用实际行动贯彻好、落实好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努力为建设美丽临江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